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
下载、打开
X

推荐关注更多

牛到成功工作室

20年证券投资经验,擅长把...


骑牛看熊

拥有10多年的证券从业投资...


牛牛扫板

高准确率的大盘预判。热点龙...


风口财经

重视风口研究,擅长捕捉短线...


短线荣耀

主攻短线热点龙头为主,坚持...


牛市战车

投资策略:价值投资和成长股...


妖股刺客

职业研究15年,对心理分析...


投资章鱼帝

把握市场主线脉动和龙头战法...


股市人生牛股多

20多年金融经验,工学学士...


蒋家炯

见证A股5轮牛熊,98年始...


banner

banner

动态平衡策略解析——上篇

那一水的鱼   / 2015-08-12 15:39 发布

@八戒不如悟空:

 

请教鱼大,书上P59 风险与收益背离怎么办,P64 动态平衡,能同时共存吗?因为按照P59的方式,资产应该配置到相对风险更小,收益更高,流动性更好的地方,而考虑动态平衡的话,一部分资产会配置到收益没有那么高,流动性可能更好一点的地方,实际上就是股债动态平衡,我的核心问题是除了流动性需要我们需要持有债券吗?雪球上有50-50动态平衡的理论,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满仓,常常只有50%的仓位,这种资产配置方式你为什么没有采用呢?

 

 

为方便理解,下面假设短期内债券的价格基本无波动。

 

动态平衡策略

格雷厄姆在《聪明的投资者》一书中,描述了一种动态平衡的方法,即设定一个股票与高等级债券的市值比例,如典型的50:50。因为债券的波动性远小于股票,当短期内股票上涨(或下跌)时,会使得股票的市值大于或小于债券市值,从而偏离50:50的初始比例。当触发一定的阈值后,卖出(或买入)股票并买入(或卖出)债券,以维持初始比例。

例如:短期内股票市值(相对债券)上涨约10%以后,【股票市值:债券市值】≈55:45。此时卖出约十分之一的股票,并买进债券,使得【股票市值:债券市值】又回到50:50

《聪明的投资者》还建议投资者股票类投资的比例,在任何时候都不要低于25%,也不要高于75%

 

 

变量因子

在动态平衡策略中,有两个变量因子。一是初始比例,二是触发调仓的阈值。

【股票市值:债券市值】初始比例不一定设定为50:50,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喜好去设定初始比例,比方说60:40。而债券也可以用现金、货币基金等其他的第一、二等级资产代替。

【触发阈值】触发阈值的设定,会影响最终的结果。对于50:50的初始比例来说,市值比例偏离2.5即调仓(即52.5:47.547.552.5),相当于股票市值波动约5%即调仓。相比之前的偏离5即调仓(即55:454555),2.5的触发阈值更敏感。如果股市成交低迷,窄幅波动,那么可能不会触发较宽的阈值,但会触发窄阈值(从而动态调仓平衡)。

需要注意的是,这两个变量,也并非一尘不变的。比方说:

1、如果投资者认为股市极度低估,那么也可以在中途提高股票市值的比例,反之同理。

2、在成交低迷、波动较窄的熊市横盘底部,可以考虑将触发阈值设定为窄阈值,使得动态平衡的“高抛低吸”作用更加明显。

 

 

最大功效

初一看,动态平衡的最终结果,就是在做“高抛低吸”。

对于一只特定的股票来说,股价越高则未来的回报率越小,而不是相反。当股票的价格相对债券出现更多的上涨后,则股票的回报率相对降低。此时进行动态平衡的操作(卖出一部分股票仓位并加持债券),无疑是对整体仓位回报率的一种动态调整。

同样的,当股票市值下跌后,股票的未来回报率相对提高。此时进行动态平衡的操作,增加了股票数量持仓,也是对整体仓位回报率的一种动态调整。

但是,需要注意一点,即:股票的价格即便下跌,在触发仓位调整的阈值时,回报率一定低于所持有的债券吗?如果此时回报率并不低于债券,那么为何还要进行动态平衡呢?难道仅仅只是“想赚市场波动的钱”?

这个问题先留着,后面再回过头来看。

 

 

熨平波动

即使不看动态平衡,光是股票与债券的这种仓位,也会比全仓股票的波动更小,市值曲线显得更平滑。在加入动态平衡策略后,使得市值的波动曲线更加平滑。当股票上涨时,采用该策略的净涨幅会偏小,同样的当股票下跌时它的净值跌幅也会偏小。简言之,就是涨得少,跌得也少。

 

 

增强流动性

在《投资第一课》一书中,以及前一节的陪读帖(9),都解释了为何股票的流动性其实并不好——源于其期限太长,且价格可能长期偏离价值。

相对来说,债券等其他第一、二等级的资产,价格与价值的偏离幅度较小。通过配置第一、二等级资产,增强了整体仓位的流动性。这一点方便了资产管理行业应对申购和赎回,也方便个人投资者的期限配对管理(具体方法见《投资第一课》第二章)。例如当股市处于熊市底部时,股票的估值极低。当采用动态平衡策略时,个人投资者可以抛售债券而非股票,来应对生活上的计划外突发开支。这样避免了在熊市底部减仓——倒在黎明前的尴尬。

但是需要注意:国内的债券市场交易清淡,流动性比较差。如果资金量小还好,资金量稍微大一点,买入的债券部分其实已经不具备好的流动性。在动态调仓的时候,经常会发现找不到交易对手,必须将价格压到很低才能卖出,将价格提到很高才能买入。或者可以考虑将债券的仓位换成流动性更好的货币基金(但货基的长期收益率可能不及债券)。

 

 

无法替代选股

不论采用何种方式的动态平衡策略,仓位的变化始终无法替代选股工作。也就是说,无论将仓位管理方法研究得多透彻,都不能帮助投资者选到更优秀更便宜的股票,从而提高总收益。(参见《投资第一课》第64页)

激进的仓位管理风险暴露较多,保守的仓位管理则收益可能不足。对于仓位管理来说,无论如何演进、如何平衡、如何在三种等级的资产之间相互切换,都是有利有弊的。而且大多数主动型仓位管理,都会有意无意附带投资者对后市涨跌的看法。

动态平衡策略,一旦设置好比例及阈值,后期就必须严格要求、坚决执行,否则就变为了主动型的仓位管理。后期对比例及阈值的调整,其实都附加了投资者的主动意识。

至少我认为,动态平衡策略与成长股投资两者不可兼得。如果你期望找到一只彼得林奇描述的“tenbarger”,同时又采用动态平衡策略——这无疑是错失一只大牛股最好的方法。


此为《投资第一课》陪读帖系列(10)